日本早期的“浮世绘”,也吸收中国江南地区版画的营养,并受到它的深刻影响。日本师宣所作的《绘本风流绝畅图》,就是摹刻新安黄一明的彩印版《风流绝畅图》。
中日的医学交流 明朝初年,日本不断有学者来到中国学习考察中医学。洪武三年(1370年),日人竹田昌庆到中国拜道士金翁为师,学习中医学与针灸术,取得优异的成绩,他曾以高超的医疗技术治愈明太祖郭宁妃的难产病。当时郭宁妃难产濒危,请他诊治,开出药方,她服药不满一剂,就生下皇子朱檀。明太祖大喜,封竹田昌庆为“安国公”,他因此名重一时。竹田昌庆在中国逗留了八年,于洪武十一年(1378年)携带一批中医典籍和针灸明堂图等返回日本。
至明中叶,中日医学交流进一步走向成熟。日僧月湖于景泰三年(1452年)来到中国,从学于明代医学家虞抟,并以医为业,著有《全九集》(1453年)、《济阴方》(1455年)等著作。成化二十三年(1487年),日人田代三喜来华学习中医药学。他崇尚李杲、朱丹溪学说,弘治七年(1494年)返日后大力倡导李、朱学说,著有《捷术大成印可集》、《福药势剪》、《直指篇》、《医案口诀》等书,推动李杲、朱丹溪学说在日本医学界的传播。后来以他为首在日本逐渐形成一个学派。弘治五年(1492年),日人坂净运来到中国,留居八年,学习中医与张仲景学说。回日本时,他带去了《伤寒杂病论》等著作,并先后撰写《新椅方》、《续添鸿宝秘要钞》等书,向日本医界介绍传播张仲景学说。嘉靖十八年至二十六年(1539—1547年),吉田宗桂两次来华。第二次在华期间,他曾治愈过明世宗的疾病,回日本时明世宗赠以颜辉《扁鹊图》与《圣济总录》等中医药著作。吉田宗桂医术高超,尤精于本草学,被誉为“日本日华子”。